性能文章>xplain 显示 count(*) 使用了索引,实际却是全表扫描>

xplain 显示 count(*) 使用了索引,实际却是全表扫描原创

1年前
265866

这篇文章依然源于一位读者的提问:explain 显示 count(*) 使用了索引,optimizer trace 却显示为全表扫描,这是为什么?

去年,我写过一篇关于 count(distinct) 实现原理的文章《count(distinct) 玩出了新花样》。

还记得当时调试源码的过程中,如果 explain 显示会使用二级索引进行全索引扫描,执行时也确实只会从二级索引中读取记录,不会进行全表扫描。

不过,那会没有关注过 optimizer trace 是怎么显示的。

既然不能从记忆里找到答案,那就只能从源码里找答案了。

撸完源码发现:和 5.7.35 版本相比,8.0.32 的 count(*) 实现逻辑,确实有了一些变化。

接下来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
本文基于 MySQL 8.0.32 源码,存储引擎为 InnoDB。
如需转载,请联系『一树一溪』公众号作者。

目录

  • 1. 准备工作

  • 2. 问题重现及分析

  • 3. 总结

 

正文

1. 准备工作

创建测试表:

CREATE TABLE `t1` (
  `id` int unsigned NOT NULL AUTO_INCREMENT,
  `i1` int DEFAULT '0',
  PRIMARY KEY (`id`USING BTREE,
  KEY `idx_i1` (`i1`)
ENGINE=InnoDB DEFAULT CHARSET=utf8mb3

插入数据:

INSERT INTO `t1`(`id``i1`)
VALUES (10101), (20201), (30301);

2. 问题重现及分析

explain 查看执行计划:

EXPLAIN SELECT COUNT(*) FROM `t1`;

结果如下(只截取了部分字段):

再来看看 optimizer trace 描述的执行计划,依次执行以下 3 条 SQL:

-- 开启 optimizer trace
SET optimizer_trace = "enabled=on";

-- 执行 SELECT 语句
SELECT COUNT(*) FROM `t1`;

-- 获取 optimizer trace
SELECT * FROM information_schema.optimizer_trace;

结果如下(只截取了部分内容):

{
  "considered_execution_plans": [
    {
      "plan_prefix": [
      ],
      "table""`t1`",
      "best_access_path": {
        "considered_access_paths": [
          {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"rows_to_scan"3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"access_type""scan"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"resulting_rows"3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"cost"0.55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"chosen"true
          }
        ]
      },
      "condition_filtering_pct"100,
      "rows_for_plan"3,
      "cost_for_plan"0.55,
      "chosen"true
    }
  ]
}

我们来对比下 explain 和 optimizer trace 的结果:

  • explain 输出结果中,type 字段值为 index、key 字段值为 idx_i1,表示会使用 idx_i1 作为覆盖索引执行 select 语句。

    由于没有 where 条件,select 语句会对二级索引 idx_i1 进行全索引扫描,以获取 t1 表的记录数量。

  • optimizer trace 输出结果中,没有显示会使用索引 idx_i1,而且,access_type 为 scan,看起来像是会进行全表扫描。

我在 5.7.35 中调试了这条 SQL:

SELECT COUNT(*) FROM `t1`

可以证实,select 语句执行过程中,确实对 idx_i1 进行了全索引扫描,和 explain 输出的执行计划一致。

同时也确认了:不管是对主键索引进行全索引扫描(也就是全表扫描),还是对二级索引进行全索引扫描,optimizer trace 的输出结果中,access_type 字段值都是 scan

我又在 8.0.32 中调试了上面的 SQL,发现了新情况:InnoDB 对不包含 where 条件的 select count(*) from table 语句进行了特殊处理。

跟随调试过程,我们一起来看看 InnoDB 做了什么特殊处理。

程序执行到 ha_records() 方法时,我们可以看到,index 参数的值是 1,这就是执行计划确定要使用的索引 ID。

我们在调试控制台打印索引名字,可以看到 ID = 1 的索引就 idx_i1

ha_records() 会调用 records_from_index(),代码如下:

从以上代码可以看到,ha_records() 把索引 idx_i1 的 ID 传给了 records_from_index() 的第 2 个参数,但是,该方法的第 2 个参数,只有类型(uint),没有名字,这说明第 2 个参数不能被使用。

也就是说,虽然执行计划确定了要使用索引 idx_i1 来统计 t1 表的记录数量,records_from_index() 却没有真正使用 idx_i1。

从代码注释也可以看到:在实现二级索引的并行扫描之前,records_from_index() 会强制使用主键索引来统计表中的记录数量。

在 github 中追溯代码提交历史,发现 records_from_index()8.0.17 版本新加的。

从这个版本开始,到最新的 8.0.33,对于不包含 where 条件的 select count(*) from table 语句,都会强制使用主键索引(也就是会进行全表扫描)。

之所以这么做,是为了使用多个线程对主键索引进行并行扫描,以提升执行速度。

3. 总结

虽然本文内容比较短,但是本着完整的原则,还是进行个简单的总结:

  • 8.0.16(含)版本之前,对于 select count(*) from table 语句,如果表中有二级索引,InnoDB 会选择对某个二级索引进行全索引扫描,以获取表中的记录数量。

  • 从 8.0.17(含)版本开始,直到目前的最新版本(8.0.33),如果表中有二级索引,explain 输出的执行计划也表示会使用二级索引,然而,实际执行过程中,InnoDB 却会强制进行全表扫描,以使用主键索引的并行扫描能力。

  • optimizer trace 的结果中,对于 select count(*) from table 语句,二级索引的全索引扫描和全表扫描同等对待,执行计划的 access_type 字段值都是 scan

    有想了解的 MySQL 知识点或想交流的问题可以关注我公众号:一树一溪 

 

点赞收藏
分类:标签:
csch
请先登录,查看6条精彩评论吧
快去登录吧,你将获得
  • 浏览更多精彩评论
  • 和开发者讨论交流,共同进步

为你推荐

日常Bug排查-偶发性读数据不一致

日常Bug排查-偶发性读数据不一致

6
6